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

生命之源──中國上古女神的形象與象徵

生命之源──中國上古女神的形象與象徵
前言
  「女神」一詞於現在流行文化氾濫,美貌明星──仍是人而非神。
  簡單看過神話中的女神:
  耶律那美為希臘神話中創世女神,自混沌中出現;大地女神蓋婭、宙斯之妻希拉、月神阿提米絲/黛安娜、愛神阿芙羅黛蒂、狩獵女神雅典娜。
  中國神話中女神:女媧,蛇身、捕天女神;西王母,蓬髮、戴勝;常羲,天帝帝俊之妻,月之母;曦和,日之母;巫山神女,變化無窮,形象與雲相結合的女神;洛神,洛水旁的美貌女神,資料稀少;山鬼與湘夫人是等待的女神。

  女神話是神話中的重要角色,神話中沒有女神的話,神話的吸引力便降低了。然而為何神話中有女神存在呢?其實神話世界是現實的投影與想像,基於現實世界有男有女,神話中也有女神存在。而就神話理論而言,神話是為解釋不能理解之自然現象而編織而成,古人編織了許多神話,而女神神話又是為了解釋什麼呢?
  女神是女性的神話,女性具有特殊的能力、神性──生育力,女神存在便是解釋生命的力量與由來。神話中,女神,即被神化的女性,除生兒育女之外,還能生育萬物,創造眾生。

一、孕育的女神
  創世神話中,女神似乎是渾沌中一股力量的具象化,希臘神話中創世女神耶律那美自混沌中旋轉產生,生育了神祇以及天地星辰;中國神話中,女媧造人補天,而從更完整的資料來看,女媧還化育了天地萬物與許多神明,唯一切之母。天問:「女媧有體,孰制匠之?」女媧從何而來?女神是自然而然的存在,無人創造之,即是混沌當中的那股力量。
  女媧甚至其他女神的形象與蛇的結合,扭動象徵生生不息,蛻皮死而重生,女神同時展現死與生的對立面──女媧是生育的女神,但也有毀滅的力量。
  最通俗的說法中,神話中共工撞倒不周山之後,女媧補天以搶救岌岌可危的世界,然而世界崩毀是誰造成的呢?共工撞倒不周山造成的「現象」如今仍存在,不周山很可能是補天後才傾倒。天崩地毀難道不可能是女媧造成的嗎?而且女神具雙面相,能生能殺,有創造的力量,也應有摧毀的力量。
  摧毀也不需要原因和理由,因女性善變,喜怒不可預測;或是不滿意所造之世界,想毀去重造;另外洪水神話常是人神齟齬的結果,洪水也許是女媧的懲罰。

二、雙面的女神
  印度神話之黑暗女神迦梨,還有中國的西王母等等都具有成雙對立面。西王母表面上是殺氣騰騰的死亡女神,然而西王母居住在崑崙山洞穴,洞穴是子宮的意象,西王母仍有生育之神的一面。
  姑射神人是姑射山的山神,山中「無草木」,但是多水多石。水與石都是象徵生命,故無草木的姑射山仍然是生命豐沛的樣子。姑射神人「大浸稽天而不溺,大旱金石流、土山焦而不熱」,表面柔弱卻十分強悍,有能力守護萬物,不攝食卻能給予;「乘雲氣,御飛龍,而遊乎四海之外」,自由自在無拘無束,是超脫忘情的女神,一視同仁──就是自然本身。
  姑射神山「陰陽常調,日月常明,四時常若,風雨常均,字育常時,年穀常豐;而土無札傷,人無夭惡,物無疵厲,鬼無靈響焉」,四季調和,環境良好,生物不病不死,也無鬼怪危害。女神順勢而為,不為誰做什麼。然而,這樣平穩的世界,並不是每個人都嚮往,因此,女神成雙對立面因人而異。

三、多變的女神
  女神多變、善變,能夠變化形體,而形體的改變象徵著什麼呢?
  女娃/精衛由人成鳥,似乎是復仇神話,但也是女性成長的神話。當女娃成為精衛後,即從「炎帝之女」蛻變成「自己」,於大海「溺而不返」,即是經歷一場重大衝擊與洗禮,是死亡也是重生,激發了潛力,掙脫了形體與父親的庇蔭,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,還能轉而對抗,面對恐懼與痛苦,以勇氣消解曾經的挫折。
  嫦娥竊藥的真相是什麼呢?若嫦娥即是姮娥/常羲,天問中:「夜光何德,死則又育?」,月亮復圓是否是不死藥的功效呢?嫦娥/常羲竊藥奔月也許是為救月,可能是母愛的表現。
  若嫦娥為后羿之妻,竊藥背叛似乎罪加一等,有黃勸之奔月,使之化為蟾蜍,是對不忠妻子的懲罰,然而這是由男性角度所見。也許嫦娥與后羿的婚姻痛苦無味,嫦娥求去,有黃鼓勵她鼓起勇氣逃離困境,面對挑戰,追尋自我,因而有機會改變命運。變成蟾蜍後,形體改變而生命延續──亦是一種重生。

四、邂逅女神
  巫山神女──神話中最善變的女神。最早出現於山海經,帝女女屍化成之瑤草是祂的前身。神女賦中的情節,神女呈現了原始野性和愛慾本能,而夢中與女神相遇的場景可用「聖婚」解釋,王與女神結合,祈求生育之力,希望萬物繁衍滋長,女神的贈禮即是楚國之人口繁榮與物產豐隆。
  將懷王之「聖婚」與襄王之「慾望」相對比,女神之飄忽不定、欲拒還迎可視為考驗──提醒人面對也洗滌自己的慾望。女神亦有慾望,然而拒絕展現了智慧力量的愛與美,也展現對君王的期望。
  傳聞中女神的形象以及作為,與實際接觸後的行為有所不同,巫山神女之真實面貌應是「忽兮改容」的,象徵生命的變幻莫測,不是襄王一人所能預期。女神教導的課題即是破除成見,真實面對,才能發現更多美好。

五、女神的致命傷──愛情
  九歌中哀怨的山鬼與湘夫人,自尋煩惱,心有束縛,即失去了神性了,只剩等待之堅定執著。

Q&A 時間
Q:中國神話好像比較片段,不像西方神話有體系?
A:中國神話的資料遺失嚴重,還無法斷言有無體系。

Q:魏晉志怪小說中,也常見「願薦枕席」的模式,與神女賦似乎有所關聯?不過這些故事中,多是女鬼為主角,從女神至女鬼的形象轉變,是否有什麼原因?
A:其實中國神話、故事之中,「神」與「鬼」的界線較為模糊。而凡人、一般人難得女神眷顧,女妖女鬼較能符合社會階級。另外願薦枕席的模式,也可能反映男性的內心普遍願望,社會階級較低的凡人夢想與上層女性建立關係。

Q:感覺希臘神話女神有較具體執掌,中國神話卻比較不明顯?
A:其實中國神話亦有掌管旱象的魃……等女神。希臘神話經過文人長久的塑造改寫,形象較明確,中國神話的資料相較之下較原始而殘缺。

Q:女神和仙女有什麼不同嗎?
A:「仙」由「人」修煉化成,是有神仙思想後才出現的概念。女神則是自然而然的存在。

Q:中國神話創世神話,有女媧補天,也有盤古開天闢地,似乎版本不統一?
A:盤古神話是三國時期出現的,有些學者認為是由印度創世神話改寫。後期許多神話之創世神變為男神,可能是母系社會沒落的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