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讀本會:<巨魔橋>

巨魔橋
講者:子瀾

開場


巨魔橋的作者是尼爾蓋曼,1920/11/10出生於英格蘭,猶太裔。
創作類型橫跨漫畫,小說、電影、奇幻科幻,被史蒂芬金譽為故事寶窟,風格大多為黑暗幽默的風格,著名作品有《星塵》、《美國眾神》,電影劇本有《貝武夫》。
巨魔橋這篇一開始被收在《煙與鏡》中,但中文版的出版被收在《魔是魔法的魔》。
《魔是魔法的魔》〈前言〉:「你在對的年紀閱讀對的故事的話,那些故事永遠不會離你而去,雖然你可能會忘記作者或故事名字,但是如果故事讓你感動,它就會永遠伴隨著你,盤旋在你心智裡鮮少回憶起的區塊。」
「短篇故事是進入其它世界和其它心智和其它夢的小窗戶,是你可以進行的旅途,讓你到宇宙遙遠的一端,又能即時趕回來吃晚餐。」
「短篇故事集還有另外一項優點:你不需要喜歡書裡的所有故事,如果有篇故事是你不喜歡的,那麼還有別篇故事可以看。」
「本書中的故事會帶你進入以童謠角色為主角且不帶感情的偵探故事。」


心得討論

白珀覺得主角非常的不主角,很少看到這麼討厭的主角
幕希舊時代和新時代的交界,巨魔可能是紀錄周遭環境的演變,巨魔一直停留在那裡
小赫:看完之後覺得有點哀傷,就像是看完魔戒三部曲那種感覺,像是神話人物都離開中土大陸而遠去,人們越來越現實,幻想消失。舊巨魔賣萌。
SK覺得煩躁,故事到後半部急轉直下,事情發生太快,最後主角失去一切,才決定獻身於巨魔。
夏貓:主角原本裡面裝的是夢,當他無欲無求,什魔都不想要之後就變成行屍走肉。礦渣象徵希望。
映嵐:中間跳過了好多年,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,不太能理解故事的寓意,但小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甚麼破滅了。
掐里:覺得描述橋的地方描寫得有點奇怪。
(眾人討論橋長甚麼樣子
長安:從第二次見到巨魔為分界點,前面的描寫充滿了自然風光,但第二次開始感覺像是從美好轉入墮落,巨魔像是一個指標。等主角對人生感到絕望之後就不想回到那個城市了。
瀟湘:故事很有趣的地方是詮釋空間很多。最有意思的事情是,如果她人生變成這樣的話,為什麼要回去找巨魔。不知道第二個事件就究竟是甚麼意義,覺得長安的講法是一個參考。這個故事充滿了一個懷舊氣氛,例如鐵路、龐克樂團,而這些元素在之後都是有延續的發展的,但是最初才是最美麗的。與其說前面描寫的是自然風光,不如說前半段都是閃亮亮的,但後面都是陰暗的。我覺得主角之所以回去找巨麼,是因為他想回到過去,而遇到巨魔是小時候才會遇到的,所以主角想要回去完成他和巨魔的約定,而這個完成對主角有甚麼樣的影響,從故事裡看不出來。至於礦渣,最後一次回去找巨魔的時候也撿了礦渣,透過這個交換讓他成為超越這個世界的存在,讓小時候的回憶永遠存在於他的靈魂之中。至於第二次遇到巨魔的寓意在這個故事中無法完美的詮釋。
右手:最後回去找巨魔的手法是非常的卑劣的。不論是為了尋找過去的回憶也好或是找真正的巨魔,這樣的行動像是輕易放棄前面都做的決定,我認位主角
伊瑟:認為巨魔以前不是巨魔,而是另一個人,之所以想吃人是為了開啟新的人生。而為什麼主角不想再吃人了呢?
江鳥:我覺得這不像一個奇幻故事。無法解釋巨魔的行動動機,所以認為這篇沒有真正的奇幻成分。如果要合理解釋巨魔的動機,我傾向這個巨魔是主角小時候在橋下遇到的一個威脅,在這個時候他認識到自己心中醜陋的部分,他不想承認所以把它投射成巨魔。至於第二次遇到巨魔時,他認識到他不愛這個姑娘,而更加認識到自己人性的缺陷。在第二次遇到巨魔時巨魔變得更加蒼老,第三次去是做個了結,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正面的結束,而是完全接受了巨魔醜陋的那面,而是在那個時候把她心中的某個部分永遠割捨在橋下。
犽軒:覺得巨魔的形象不像一個巨魔,而是很膽小害羞
清翔:第一次看完的感覺,這個故事是一個很有時代感、懷舊的故事,故事中一直描述到時代的變遷,最後一次主角去找巨魔時,只有巨魔和那座橋是不變的,這麼巨魔應該象徵的是主角心中的一部分,在結局的時候可能是切換,可能是比較現實的那部分。
夏貓:應該是理性,巨魔可以分辨礦渣不是寶石、聞出群星和彩虹,所以是心中比較理性的那部分。
江鳥:我覺得完全稱為理性不貼切,而比較像是現實。
天野:比較像是成年人的概念,最後被巨魔吃了之後,就變成比較成年式的思想,小時候見到的巨魔強而有力,就像是小孩子對成年人的想法。
清翔:有可能在第二次的時候其實巨魔已經把女孩吃了,所以第三次巨魔的態度比較不一樣:「我沒想到你會回來。」
小波:巨魔不是真的,這是一個象徵。而礦渣象徵著童年,是童年剩下的最後一點東西,而小徑象徵通往著童年,最後被吃掉是主角屈就於現實,最生活沒反應。檢視自己的內心之後發現自己不喜歡那個女孩。
瀟湘:最後變成巨魔不再吃人,則是他半放棄的選擇了這個狀態。長大之後幻想已經萎縮,所以巨魔也變小了。
小波:我覺得巨魔沒有變小,而是小時候看上去(現實)比較大。

子瀾:看了第三遍之後才開始有比較了解一點。前半部的文字色調可能是因為小孩子的視角,所以甚麼看起來很有趣。第二次遇到巨魔的時候,應該是心裡有了甚麼轉變,想要趕快變成大人,但其實還是小孩。長大之後世界看起來變成灰暗,是因為開始有生活的壓力。有很多懷舊與時代推進的氣氛,一路貫穿整個故事,主角的目光也不斷改變,就連工作是經紀人也是一個很實際的職業。

青悠(補說):當傑克第一次遇到時說他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過,我好奇他遇到這件事之後,看事情的角度有沒有改變?另外覺得傑克不愛路易絲,可能是因為內疚。


為什麼選這篇當讀本會內容

清翔:因為作者是尼爾蓋曼。
江鳥:覺得社團的讀本會都選這種風格。


問與答

子瀾:就從礦渣開始吧!礦渣的象徵?
小波:覺得礦渣代表著主角的童年。因為主角小時候看過火車,但七歲的之後就沒有火車了。
清翔:同意小波。童年是小時候記憶的結晶、也是剩下的殘渣。
江鳥:認同前面兩位的看法。前面對於景色的描寫反而讓我們了解礦渣究竟是甚麼。
伊瑟:巨魔和傑克對待礦渣的態度不同。
右手:小時候對於隨手撿起來的東西都覺得新奇。
瀟湘:最後礦渣由主角來保留而不是由巨魔保留,是一個很關鍵的點。去見巨魔時要撿礦渣是重複之前做的事情、一種對過去的呼喚。
長安:兩人對礦渣的稱呼不同,傑克一開始稱呼礦渣為石頭,而巨魔稱呼其為礦渣。火車的出現非常的頻繁,就算是不需要出現的地方依然重複出現。
青悠:也同意礦渣是過去美好的回憶。最後撿石頭時主角把它放到大衣口袋裡「覺得溫暖而安心」。
映嵐:礦渣是對事物美好的想像。但在經歷種種現實之後,美好的想像就只剩下最後的這一塊。
ㄓㄇ:對童年的美好回憶。
童:除此之外,是對於人生的夢想,小時候還有想像,但長大後就知道那其實是一塊礦渣,「嗅了嗅,我可以嗅出把它丟下的那列火車,那是很久很久以前。」這是回想童年時的夢想。
夏貓:可以做為前面的巨魔和後面的巨魔的差別解釋。
瀟湘:但如果解釋為巨魔不存在,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。

瀟湘:在這個故事中,巨魔是唯一的巨魔,所以在這個故事中,巨魔究竟和過去是甚麼關係,可以藉由礦渣得到連結。而文本證據已經可以證明他是過去的象徵了。最後礦渣留在主角手上,不是巨魔不要,而是留給主角。
夏貓:「我」和「巨魔」不是不同的兩個人格,而是不同的價值觀嗎?
瀟湘:但是巨魔改變了,比較像是因為不同的需求而借用了不同的形象。在三個階段中巨魔披著同樣的外表,卻已經是不同的形象了。

小赫:巨魔是蒸氣火車頭。


為什麼要利用這些元素來寫這個故事?還有使用的筆法。
江鳥:第二次遇到巨魔之後變成流水帳,是因為覺得這樣的生活可以有可無。
清翔:第一次遇到巨魔是很堅定的拒絕,但其實第二次已經有點動搖了。他知道自己做錯事情。
瀟湘:這是一個寫作策略。
江鳥:第一次遇到巨魔小孩子說謊沒有愧疚,但第二次之後知道自己做錯了。
子瀾:第二次之後步調變快,能是因為當下很緊張的心情,在結構上也把前面的細緻轉為後半段的灰暗。
江鳥:文章並沒有特別描述主角的情緒,但是透過主角對外在的視角而表現。例如提到妻子的時間到妻子離開的時間非常的短。


結論

子瀾:這篇故事的寓意可以有很多詮釋的空間,大家說的都很精彩。
瀟湘有推薦另外兩篇尼爾蓋曼的小說:〈綠字的研究〉以及〈我,克蘇魯,或者一隻像我這樣臉上長滿觸手的玩意兒到底在這樣的沉默都市(西經12643分,南偉479分)幹啥?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