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書館簡史
|
*想到圖書館會想到……?
|
藏書票、古代手抄本、《玫瑰的名字》……
|
*字源
|
Library一字的字根:中古英語 librarie , 拉丁語之「書架」: librarium ,拉丁語 librarius ,拉丁語「樹皮」、「書」:liber 。這些詞取代了中古英語固有詞 bochus, bochous(書館;古英語
bōchūs:書館)。
希臘文中圖書館一詞為:Biblionthēkē,其中Biblion是從古埃及人用以書寫記事的「紙草」:papyrus一字轉變而來(音近);而Thēkē是容器之意。Biblionthēkē即為書以及儲藏容器之結合。由此可知圖書館是儲存書寫資料的地方、放置書籍的地方。
|
*歷史
|
難以確知精確的時間,但可以想見應在文字記錄出現,信史之後。因文字進入信史,信史而有記錄,圖書館與信史時代一起出現,保存人類記錄以加以利用。世界上文明古國是圖書館主要發展地,如公元2000年前的巴比倫及公元2000年前的埃及,皆有圖書館這樣的機構。
藏書史:不同時代的典籍以確定的編排方式(否則改朝換代後即改變),管理、保存與流通的歷史,戰亂對中國官方藏書的影響非常重大。涉及四個方面:首先是存在形態及保存,因不同書籍型態有不同保存方式,例石板、竹簡的的保存方式就不同,而泥板火燒後會愈加堅固,故可渡過戰火,但蠟板就會熔毀;編目指的是組織圖書的體系與方法;典藏與流通社及圖書資料的利用。
中國的藏書系統分為:公藏、私藏、公辦私藏
|
*歷史的河道
|
à西元前11世紀
|
蘇美人:楔形文字,主要是商業記錄,少數記錄歷史傳說,記錄於黏土板上。
埃及:神廟用的是莎草紙。莎草生產在尼羅河邊。莎草是將莖劈開槌打成紙。古羅馬稱沙草書捲為volumina,此即英文volume一字的由來。
最早私人檔案保存於烏加里特,現今拉斯向拉,阿拉伯語「野茴香之頭」。是古老的海港,為與兩河之貿易交會點,年代可追溯到6000BC左右,考古挖掘出許多蟹行文字泥板,存放於皇室神廟及兩座私人圖書館,私人圖書館的價值尤高。
亞述:古代亞述首都尼尼微的巴尼拔圖書館,約於公元前7世紀。屬於官藏,由國王下令、建造,主要儲存泥板資料,並無毀於戰火,致力於保存文化,許多皇室銘文、編年記、神話、宗教文件、契約,皆有留存至今。是現今古文明發掘中,保存最完整、最齊全、規模最大的圖書館。
中國最早文字書寫於甲骨上,刻於龜腹甲及牛肩胛骨,是記載占卜事件及其結果的卜辭,商代十分重視占卜,保存文獻檔案以備查用,末期發展成一套能表達意義的文字,有一定文法及構造,更有在青銅器上記載重要事項者,但雖具有圖書功能,卻嚴格來說尚未是完整的、有目的的圖書。
|
à西元1世紀
|
真正有利用性質的圖書館為:亞歷山大圖書館,亞歷山大大帝建於西元前300年,是西元前古代第一大圖書館,致力於收集世界上的圖書文獻,西元前47年毀於凱撒年代的火災。
號稱擁有世界所有藏書,船隻進入港口後,須將船上捲軸交與圖書館抄寫。但亞歷山大圖書館有時僅歸還副本。
屬於公共性質,吸引許多知識份子,如科學家、詩人、作家等,利用該圖書館──畢竟有在利用流通者才可稱為「圖書館」。希臘古典時期,如亞里斯多德、柏拉圖的私人藏書,據說後來收藏於亞歷山大圖書館。
為進行研究工作,亞里斯多德亦建立大型私人圖書館,教導帝王管理書籍、組織圖書館。
中國圖書出現最早型態是簡牘(木製、竹製)、帛書(絹、縑書等,字寫於絲織品上,昂貴且不流通),最早記載出現於尚書。此二者出現於戰國至三國期間,約西元前4世紀~西元前3世紀,流行約7、800年。
|
*官藏的發展與私藏興起
|
談論藏書時,由國家藏書(官藏)中可看到歷史發展。私藏及書院、寺院藏書是私下進行的意味。歷代官府致力收藏圖書,重視並編輯藏書內容,目的是思想傳布及文化保存(亦有壟斷、箝制文化的功能)。周代史官就有職掌收藏圖書的官職,各朝代政府皆收藏大量藏書,保存大量典籍,對流通有極大幫助,漢代以降亦有許多官職及圖書收藏機構(如文淵閣、蘭臺、東觀、觀文殿、嘉則殿
)。官家有獨佔性,僅限貴族利用,但改朝換代時多遭兵亂,雖統治者有足夠財力收集書籍,但也會清除掉不合意的書籍。因此在保存版本及傳播知識方面,官藏的貢獻其實貢獻不若私藏。
但民間收藏在古代卻常受箝制,現許多古籍都是相互對照、配合後得出的版本。
官藏到清末民初因社會的發展而沒落,公共圖書館出現。
隨佛教傳播而規模越大,寺院藏書的特點,分布廣,有讀者(信徒),藏書來源多,因與儒家融合,獲得朝廷支持,可能由官府、私人捐贈、寺院自行購買等。流通量十分龐大。藏書多為經書,設有專室分藏陳列,擺設經過規劃;因需正確傳達教義思想,書籍也多經過專人校訂,且建立出借及收回制度。
私藏晚於官藏,與私學相應而生,最早九流十家時,小規模私人書籍即可算是私藏。唐代因社會安定,經濟發展,是文化發展的高峰,私人藏書大興。雕版印刷在此時出現,最早用於印刷佛經。宋代時,藏書變成文人貴族的時尚,到明清風氣達極盛。
中古世紀修道院為藏書重地,教會圖書館的角色十分重要,除保存手稿外也進行抄寫的工作,修道院之間會交換謄本與互相抄寫,有助知識傳播。每年齋節時會將舊書換新。修道院中設有個人讀書間。《玫瑰的名字》即以義大利修道院為舞台,其中之大型圖書館占重要份量。中古世紀只有圖書館員能全權管理圖書館,決定是否出借,知識的傳播操之在手。
回教世界圖書館之數量多、藏書豐,更勝基督教世界。回教世界歡迎知識的追求與再創造,西元8世紀至12世紀時,阿拔斯王朝鼓勵設立大學圖書館,巴格達的大學圖書館吸引西班牙至印度學者使用。12世紀開始,如巴黎大學、牛津大學等大學圖書館,重視藏書之教育工作,文藝復興時期,西歐各圖書館的興起對現代圖書館有重大影響。之後更有圖書目錄的出現,1627年圖書館員出版了圖書館組織與管理的專書,之後開始記錄分類、圖書編目規則。
|
*對圖書館想像的改變……?
|
戰亂的無情歷史、中世紀宗教相關……
|
*圖書館的軼聞
|
人皮圖書(美聯社報導,20090507):
二戰期間納粹使用囚犯人皮,製作燈罩,十分聳人聽聞。但美國許多圖書館都收藏有人皮裝訂的圖書。
這些圖書是100~200年前美國醫生、藏書家等自行製出,有些是醫學圖書,由病人皮膚製作,但未有記載病人是否知曉自己的皮膚被拿來裝禎書籍。1837喬治握頓回憶錄即由自己皮膚裝訂,喬治握頓為當時的攔路搶匪,此書籍原被留給其中一受害者,後本捐給圖家圖書館。許多人皮是來自死刑犯、病人屍體、窮人屍體。人皮裝禎書籍,較獸皮便宜、很持久、防水,在100~200之前很流通,哈佛大學亦有收藏。中世紀一本道德故事書《死亡之舞》以人皮裝禎,有些地方甚至可觀察到毛孔。
歐哈拉:
《海賊王》中出現,是學者聚集的研究島,研究歷史本文及消失的100年,受政府打壓。後被政府燒毀。
|
*結論
|
圖書館的功用是什麼?現今圖書館已有影音觀賞等多媒體功能,利用方式多元。重點是,並不是將書籍集中放置收集於一處就能稱為圖書館,必須要有系統性地整理,兼有「流通與利用」的功能,才是真正的圖書館。
|